在疫情常态化的形势下,酒精消毒液已成为市民居家常备物品。酒精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乙醇,乙醇能够使蛋白质变性失去活性,从而杀死病菌。如今夏季就要到了,气温始终在高位运行,酒精类消毒剂又容易挥发,若储存或使用不当会带来安全隐患。
一、切勿喷洒酒精!
在室内应禁止喷洒酒精类消毒剂进行消毒,可以采用棉片或布类清洁工具蘸取酒精擦拭的方式,使用后的布料清洁工具需用大量清水清洗后挂在通风处晾干。在整个消毒过程中也要注意避免酒精洒漏,并保持室内通风。
二、切勿囤积酒精!若要在家里储存酒精消毒液应注意:
1、家用存储量不应超过500ml,切勿在家中大量囤积酒精。
2、储存酒精的容器应选用玻璃或是塑料,且密闭性可靠。
3、夏季气温高,应避光放置于家中阴冷的地方,温度不超过30℃,避开家中会散热的电器。
4、若发生酒精意外燃烧,可使用干粉灭火器、二氧化碳灭火剂或用湿毛巾湿衣物覆盖灭火。
5、储存时应远离家中的一些易燃易爆物体,如电池等。
6、每次使用完毕后,需及时封闭瓶盖,以免酒精挥发造成危险。
7、若是家里有多种消毒剂,应避免和含氯消毒液混放。务必放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。
酒精消毒液为什么可以用来消毒?
蛋白质变性是酒精抗击微生物的主要作用方式。酒精使病原体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,发生不可逆的变性、凝固,导致结构蛋白和功能蛋白都丧失活性,酒精还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,从而使病原微生物遭受严重破坏。酒精还有着较强的渗透作用,可以进入病原体体内,破坏病原体的完整性,导致病原体裂解。
此外,酒精还能干扰微生物的酶系统。酶是各类生物开展正常生理活动和代谢必不可少的催化剂,一旦病原体的酶系统受到影响,它的代谢就不能正常进行。
不同浓度的酒精,用处也不同
医院常用的酒精消毒液包括75%和95%两个浓度,75%的酒精主要用于皮肤和体表的消毒,95%的酒精主要用于医疗设备的消毒。值得注意的是,酒精具有一定的刺激性,不可用于黏膜和大创面的消毒。